MINI Aquarium Accessories 迷尼水族精品

服務選項

>> mini迷尼水族精品,近日內,即將開放! >> 歡迎索取 《mini #1》[多效合一]好料 嚐鮮包,索取辦法,請看這裡! 服務選項 

2016年4月2日 星期六

《#1多效合一好料》餵養測試報告─魚隻排泄物反應 《#1 Multi-effect in one 》feed test report-Fish`s excreta


一位魚友,共飼養5尾尺寸較大魚隻,在餵食第2天,排泄物變粗,且一節一節狀,由於該魚友,平日餵食並無固定時間,想到就餵食,少量多餐餵食,因此,排泄量並不固定。




[圖片說明  Direction]:餵食前的魚便,為乾癟、白便或透明色乾癟。 Not yet feeding before, fish excreta is dry, white or transparent color.


經過2天餵食後,體來說,排泄物整都有明顯變粗、段狀情形,該魚友表示:「感覺比較粗、長、顏色還是很像飼料的樣子,然後有飽滿、不乾癟...」、「之前餵的時候、排泄物細長、白便或透明色...」。該魚友為近距離拍攝排泄物表面,將排泄物撈起,被撈起的排泄物,仍是粗且小節條狀。

該魚友進一步表示:「按理說,排泄物被撈起後,會整個碎掉,但從相片看出,排泄物並沒有出現碎性斷裂,且看起來表面算滿光亮!表面好像有一層膜的感覺...」2天的餵食,從魚隻排泄物就有明顯的差異性,排泄物為粗、短、表面有層膜的感覺。




[圖片說明  Direction]:經過2天餵食後,魚便出現粗、短、顏色與原料相似顏色,沒有再出現白色或透明色。  After 2 days, Fish excreta is thick, short, color similar with material color, no longer white or transparent color.



該魚友之前觀察排泄物表面常有層厚厚的油膜,這次餵食2天後,從魚隻的排泄物「看起來表面算滿光滑的...」、「成為小段排泄,不再有細、白色或透明色的拖便...」。魚便除受到飼料中油脂成份多寡影響外,飼料中益菌群,也逐漸佈滿在腸道中,進行整腸保健,將仍累積在腸道中少量穢物,逐漸順利排出體外,也讓腸道保持一定水分,維持腸道消化的順暢性,減少腸道堵塞機率。

該魚友魚隻排泄物算是相當漂亮,魚隻腸道與消化狀況良好。





細長白便不見了!  Fish white excreta disappeared !!


一位魚友提出:「可是有人說排便愈長愈健康(托便),你應該也有聽過吧!」,這是對魚隻消化產生錯誤見解,若排泄物中水分足夠,排泄物為軟便,水份不足,才會硬硬的一整條(托便)。

腸道內存在很多益生菌,可幫助腸道消化,若被完整消化的正常排泄物,為段(節),不會是一整條狀的拖便呢?一整條托便狀顯示出:


1.排泄物硬度較高。
2.排泄物中水分不足。



[圖片說明  Direction]:餵食前,魚的排泄物多為細、尾段透明,中間段白色的拖便。  Before feeding, most of fish excreta is thin, long and transparent, the tail section color is transparent,  middle section is white.



[圖片說明  Direction]:經過數天餵食後,魚的排泄物明顯為粗、短,沒有再出現白色或透明色,且排泄量也增多。  After several days, Fish excreta is thick, short, color similar with material color, no longer white or transparent color. The fish excreta amount also increased.


從魚隻的排泄物,可觀察出魚隻的健康狀況,包括:排泄物的長短、粗細、顏色、表面光亮度...等,健康的腸道所排出的排泄物顏色,會與進食餌料顏色相近,不會出現白、黑或透明色情形。同時,更可藉由排泄物顏色,推斷出飼料使用原料與品質,與腸道消化功效。




[圖片說明  Direction]:開始餵食隔天,魚的排泄物呈現粗、短,沒有再出現白色或透明色,由於該魚友有餵食浮萍,魚的排泄顏色略為色。  2 days later, Fish excreta rendering thick, short, no longer appear white or transparent color, because the feeder feeding duckweed, fish excreta color is slightly green.



[圖片說明  Direction]:。經過數日餵食,魚的排泄物為沉底,沒有再漂浮水面。  After several days feeding, fish excreta sink to tank bottom, no longer floating on water.


多位魚友在餵食2~3天後,魚便明顯變粗、短(節),與之前餵食的魚便反應出現明顯變化。多半魚友觀察之前魚便,為細、長且有白便情形,尤其是白便反應,讓幾位魚友誤以為體內寄生傳造成白便,想進行體內驅蟲。魚隻出現白便的原因有很多,體內寄生蟲只是其中的一個原因,多半魚隻出現白便,與餌料不潔、不鮮與腸道消化有關,提供新鮮的餌料,及做好腸道保健,不僅可減少出現白便,更可達到腸道保健、提高消化與吸收效能。

前後經過5~7天後,再次詢問這幾位魚友,皆表示,沒有再出現細長的白便、魚便明顯變粗、短、軟、光亮、顏色與飼料顏色相近之反應。





一位魚友反應:餵食後,排泄物增加,白棉容易髒...」  Excreta increased, 
white cotton easy dirty after feeding several days.....




[圖片說明  Direction]: 在白棉上方,多鋪設一張紗窗網,阻擋較大排泄物污垢,減少較大排泄物殘留在白棉孔隙,日後,只要取出紗窗網沖洗,即可輕易清洗較大污垢,可減少白棉空隙被較大尺寸污垢堵塞情況,以及延長沖洗白棉時間。

Above white sponge cotton, add laying a piece window screen net to barrier larger excreta dirt,  reduce large excreta remaining in white sponge cotton interspace be obstruct, In the future, only to pick-up window screen net to wash by water, you can clean large dirt on surface of white sponge cotton easily, it will reduce the sponge cotton interspace be obstruct and extended time to wash white cotton.


若魚隻腸道健康,餵食量多,排泄物量自然多,表示魚隻腸道消化與吸收功效好;若餵食量多,排泄量卻不多,不成比例時,表示腸道消化效能不彰,多半與餌料硬度太高、餌料不易消化、餌料不鮮、餌料不潔...等有關,此時,應注意餌料的適當性。你可先計算每天餵食平均量,分次、少量餵食,減少短時間內產生大量排泄物。此外,你可在白棉上方,多鋪設一張紗窗網,阻擋較大排泄物污垢,減少排泄物殘留在白棉與堵塞白棉孔隙。當紗窗網表面排泄物較多時,只要取出紗窗網,用水沖洗掉排泄物即可,不僅,可省去過多排泄物囤積在白棉表面,以堵塞白棉孔隙,更可減少清洗白棉次數、因清洗白棉造成硝化菌...等益菌群的大量流失。

請參閱「吃的好,更要吃的巧」系列文。









魚隻出現白便、透明色,是飼料原料好或所致?還是體內有寄生蟲?
 
Fish excreta color is white, transparent color, what is reason to causes?  Feed poor ingredient and
 quality? or internal parasites?   






小編的話:  Observers:

許多魚友認為,魚便愈粗、愈長(拖便),代表魚隻消化吸收功能愈好,其實是錯誤的!魚便要粗、短(節),且表面要略帶光亮(略帶水分),這樣的排泄物,慣稱「軟便」、才是健康魚便,若魚便粗又長,表面呈現乾燥或粗糙,就是「硬便」,可能代表飼料質料較差、不新鮮、含水量較低、腸道消化機能較差。


這次彙整多位魚友餵養後,多位魚友表示,在餵食後第2~3天後,魚隻排便都陸續明顯出現變粗、短、顏色與飼料相近、表面光亮的回應,有幾位魚友之前魚隻排泄,都出現白便,經過2~3天餵食後,白便已明顯減少,再經過ㄧ星期餵食後,都沒有再出現白便,都呈現粗、短(節)狀。


唯有照顧好腸道,避免餵食硬度過高或太硬飼料,即可減少腸道堵塞,甚至排不出窘境,減少感染腸道炎機會,才能確保魚隻的健康與安危。從觀察魚便粗細、長短、顏色、光亮度、軟硬度...等,可事先察覺出魚隻有無異狀。


根據多位魚友餵養測試結果反應,陸續出現下列幾種現象反應,包括:


1.魚便由原細、長,呈現為粗、短。

2.魚便顏色改變,趨近飼料原色。
3.魚便沉底或漂浮。
4.白便或黑便消失。
5.魚便表面由粗糙變為較為光亮。
5.魚便變成較為紮實。





安「新」去設缸吧!(二) / 安「新」去设缸吧! (二)

想要讓魚缸內的硝化菌群越來越多,需要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包括: 一、飽和充足的氧氣 硝化菌,因作用時需要消耗水中較多氧氣,因此,被稱之為好氧菌。大量硝化菌的生長,菌群會與魚群爭強氧氣,導致水中氧氣量快速減少,雖然,硝化菌生長速度相當緩慢,因此,牠們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