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NI Aquarium Accessories 迷尼水族精品

服務選項

>> mini迷尼水族精品,近日內,即將開放! >> 歡迎索取 《mini #1》[多效合一]好料 嚐鮮包,索取辦法,請看這裡! 服務選項 

2016年9月4日 星期日

水生植物,魚好,水更好


在魚缸中種植水草、水面放入浮萍、無根萍...等綠色植物,可讓魚缸生態更趨近於原生自然環境生態。

人工飼養模式,是將魚隻排泄物與飼料殘餌,會排放含有劇毒氨氮,在時經過各種細菌分解管道後,降低有毒物質危害魚隻,進而達到生態平衡。

1.被附著在多孔性材料上的硝化菌群,將氨氣釋放的有毒物質,分解為亞硝酸鹽及硝酸鹽,最後成為植物吸收,同時,也揮發在空氣中。
2.由水生植物吸收轉換成植物細胞。
3.經分解型菌類分解。

存在水中的氨(阿摩尼亞,NH3/NH4+),會隨著魚隻不斷排泄及飼料殘餌增加而增加,若沒有完整的硝化菌系統,不會被轉化為亞硝酸鹽(NO2-)及硝酸鹽(NO3-),水中的魚蝦完全無法承受毒害而死亡,若有硝化菌群分解,及水生植物的吸收,自然地,對魚蝦的毒害也不會加大。


許多魚友過度著重於利用生化棉、陶瓷環...等各種培菌濾材,認為硝化菌群只會附著在這些濾材中,事實上,硝化菌數量最多處,並不是存在濾材上,而是底砂、底土表面層,硝化菌必須要有附著物附著,再藉由水流動獲取「食物」及「移動」,而水生植物的根、莖、葉...等,都是硝化菌群可附著處,換句話說,水生植物愈多,硝化菌群可附著地方也愈多。


大多數魚友種植水生植物多半會鋪設底砂,這層底砂對許多魚友來說,是麻煩又頭痛的負擔,但對魚隻及水質的穩定,卻是不可多得的利器。

這一底砂、底土層,從表面到底部,存在太多養魚必須要有的益菌群外,更可種植水生植物,好處相當多!


1.水生植物

植物的根部需要植床附著與伸展,底砂、底土層正是最好的附著物,同時,魚隻排泄、飼料殘餌及有機雜質,被分解細化後,可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元素及營養來源。

2.硝化菌

硝化菌群除集中在過濾器培菌濾材中外,在底砂、底土的表面淺層亦是硝化菌群最密集處,因水的流動,帶來了較充足的氧氣、分解物(食物),提供硝化菌繁衍所需的:環境、食物與氧氣三要素,若採用珊瑚砂等做為底砂層,珊瑚砂表面密佈無數細微孔隙,成為硝化菌群最佳的「家」。

3.分解型菌群

除大多魚友較為熟悉的硝化菌群外,分解型益菌群(如:光合菌群,簡稱PSB、消化菌群)亦是養魚不可少的益生菌,其中,可在厭氣環境下利用光能進行光合作用的光合菌群,正可利用底砂層底土層產生的硫化氫(H2S),及沉底細微的有機物做為供氫體,以CO2或有機物做為碳源,其主要功效之一,就是淨化水質,這也是為何,有鋪設底砂、底土的養殖槽水更易清澈的主因之一。

許多水草、浮萍類...等水生植物,同時也成為魚隻最佳的天然食物,除水草魚缸較密集的種植,需要添加多種不同的水草液肥,及充足的光照外,金魚、錦鯉魚...等觀賞魚,具有主動啄食水草習性,種植水生植物,不僅有助於水質淨化,又可成為魚隻最佳的天然餌料。


水生植物也是最佳的過濾高手,魚隻提供植物生長所需的元素與營養,透過植物的吸收與分解,提高水中含氧量,又達到淨化水質目的。若你是從田園、溪流...等處移植的水生植物,植入魚缸前,務必先做好清洗及消毒工作,避免病菌、寄生蟲或蝸牛,藉由植物入侵你的魚缸、導致魚隻染病。

建議你,不妨可在魚缸種植許多水生植物,透過植物的幫忙,讓你的魚更健康、水更乾淨!





本文於「Martin的金魚窩」中同步分享

安「新」去設缸吧!(二) / 安「新」去设缸吧! (二)

想要讓魚缸內的硝化菌群越來越多,需要具備三個必要條件,包括: 一、飽和充足的氧氣 硝化菌,因作用時需要消耗水中較多氧氣,因此,被稱之為好氧菌。大量硝化菌的生長,菌群會與魚群爭強氧氣,導致水中氧氣量快速減少,雖然,硝化菌生長速度相當緩慢,因此,牠們爭...